佛山陶瓷网手机版首页
佛山瓷砖陶瓷网总站
手机首页

【手机】手机懂你这件事 mate 10的想法不一样

shouji】2017-11-1发表: 手机懂你这件事 mate 10的想法不一样
不怎么夸张的说,今天一个普通人类的父母子女伴侣债主上司加在一起,也不如手机更了解ta。我们每天的生活工作,具体到出行、消费、社交、娱乐的每一个场景,都已经无法离开手机这个中心。每天有海量的个

    手机懂你这件事 mate 10的想法不一样

不怎么夸张的说,今天一个普通人类的父母子女伴侣债主上司加在一起,也不如手机更了解ta。

我们每天的生活工作,具体到出行、消费、社交、娱乐的每一个场景,都已经无法离开手机这个中心。每天有海量的个人数据与交互信息输入手机,又有无数内容从手机输出,于是人们开始很自然的假设:手机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做些什么?比如,更懂它的用户主人?

“让手机更懂你”一直都是智能机时代的主攻方向。当人工智能代表的机器学习技术和拟人交互特征部署在手机上之后,ai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这个方向的主要手段。

随着麒麟970诞生以来,苹果、华为先后发布了搭载ai处理器的手机产品,谷歌、三星等品牌也陆续发布了手机ai计划。也许现在是时候来回看一下,在理解用户这个角度ai手机们交出了怎样的答卷。我们对于“懂你”这个需求,是否本身就有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?

为了了解普通用户是如何看待“手机懂你”这件事,我们首先做了一个小范围问卷调查,得到的结果还是很有趣的。

恐怖谷效应:关于“手机懂你”的人类纠结

为了让问卷调查具有代表性,我们在2个人工智能社群和2个手机社群中各随机抽选了25名来自各个行业的被访问者,组成了100人的受访群体,受访者对于手机和人工智能的话题基本都有了解。

我们的调查包括四个问题,两个判断题和两个选择题。

首先我们的提问是,是否期待更懂你的手机?不出所料,绝大部分人选择了“是”。

但接下来我们提问,是否愿意在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,让手机读取并理解你的所有个人数据,包括购买行为、聊天记录、出行信息等等。结果有超过70个人表示“不愿意”。

接下来的选择题中,我们首先让受访者回答具有怎样能力的手机算是“更懂你”。选项包括:1读懂你的兴趣爱好、2读懂你的手机使用习惯、3读懂你的生物特征(包括虹膜、指纹、运动数据、身体机能数据等)。这里有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了1,即读懂用户的兴趣爱好。

最后我们的问题是,下面哪种功能是你最需要的:1智能秘书、2智能节电、3智能硬件清理、4智能电商推荐。结果有些出乎意料,得票最多的是第二项智能节电,而智能电商推荐是得票最低的。

从这样的结果,似乎能感受到一点纠结:我们希望手机更懂自己,但是却不愿意把自己的信息交付给手机。我们希望手机能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,但真正期待的功能却是对个人信息需求最少的“省电”。

随后与受访者的沟通也印证了我们的看法。大部分受访者认为,手机更懂自己当然是好的,但是让手机去理解自己的隐私信息还是有非常大的安全担忧。对于这几个功能而言,智能秘书很多人认为并没有实际用处,电商推荐则很可能加入商家的利益驱动,反而是省电和清理内存,真的挺有必要的。

这或许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矛盾:一方面我们认为手机更加智能,可以更好的理解我们必然是正确的。但另一方面,对于开放所有隐私信息的不安全感,以及那种似乎在被手机监控的不舒适感,又让我们无法真正接受来自手机ai的“爱与理解”。这或许是人类在面对手机时的恐怖谷心理。

重要的非关键信息:手机ai理解用户如何开始?

那么,手机读懂用户就彻底是个伪命题吗?

或许也未必,毕竟在用户的隐私担忧和机器学习带来的体验升级之间,还是存在漫长的边缘地带。这一块或许才是ai在手机上释放学习能力的最好舞台。

这里我们要先来理解一个问题:我们每天到底给手机输入什么数据?

用户对手机的数据灌输,从重要程度上来说可以划分为两类。第一种是关键型数据,其中包括生物关键数据(指纹、虹膜、faceid等)、数位关键数据(账号、密码、电话、证件号等)、行为关键数据(购买信息、社交信息、出行信息等)。而另一类是非关键数据,其中包括音频数据(打电话、语音时输入的声音)、环境数据(手机周围的冷热、空气质量等)、人机交互数据(用户每一次点击和滑动操作)。

而我们真正担心泄露和容易产生不适心理的,基本是关键型数据被收集和利用,但真正手机每天收集最多的却是非关键型数据。这部分数据对于用户来说基本毫无意义,却可能让手机搭载的ai系统从中学习、理解很多用户相关信息,并通过算法来回馈个性化解决方案。

基于此,手机懂你的纠结或许可以从非关键型数据的应用来破解。

首先解决用户与移动ai交互的从0到1,才有后面的一切可言。

mate10独特的懂你姿势

当然,这里不是说手机理解和学习部分关键型用户数据不可取。事实上即使手机不做,应用和软件也将学习这些数据,反而集成在手机端可能带来的想象力更广阔。

但是今天大部分用户对于手机全面学习自身信息还是存在担忧的。类似功能很难在必须为市场认可的旗舰机上大规模部署,以免激发不必要的舆论争端和市场抵触。

此前作为前瞻性技术的实验产品,荣耀magic曾经搭载过主动学习用户数据的人工智能系统,让系统具有感知能力、理解分析能力和主动服务能力。但即使定位为前沿产品,荣耀magic依旧要让用户自行选择是否开启这一能力,以及层层搭建保护措施。可见手机读懂用户的命题真正落地相当艰难。

刚刚开始发售的iphone x,即使作为苹果全面面向未来的一款产品,搭载了单独ai处理单元和大量ai功能,却依旧选择在理解用户习惯这个层面不进行部署。只是将ai技术集中在摄像头和拍照与识别单元中。

相比较成熟的ai解决方案,比如语音交互和机器视觉,理解和学习用户习惯可能是一个很难讨喜、又存在隐性风险的技术端口。苹果的态度基本是绕过去,但好在华为没有。

我们注意到,华为mate10刚刚掀起的众多关于移动ai的讨论中,并没有选择对手机理解用户这件事“知难而绕”。在没有选择学习用户核心数据的激进方案前提下,mate10似乎在非关键型用户数据的理解与个性化输出下了不少功夫。

比如这次华为mate10中搭载了基于ai技术的easy talk功能。这个功能直接依赖于麒麟970的npu处理单元。功能在于学习用户日常通话的音量、音色、音准等习惯。通过ai算法来优化个人声音模型,据此提高麦克风灵敏度。

这个功能最大的意义,在于通过对用户声音这种非关键型数据的学习(毕竟说话声肯定不是隐私),实现了ai去噪音的目的。要知道对于机器系统来说,用户声音和其他人声、环境噪音是没有任何区别的。想要在远距离或者嘈杂环境中把用户声音“摘”出来,就必须要理解用户声音是怎么样的、用户的语言习惯、声量控制习惯如何。才能最终实现准确的去噪和抓取。这次mate10推出的驾驶场景通话质量优化功能,应该也是使用了这样的技术思路。

另一个重要的用户数据学习领域,是用户的用机习惯。这其中包括用户的手机使用频次、唤醒时长、软件使用习惯等多个方面。对于用户来说,这些习惯并不涉及任何隐私,但对于手机来说,学习和理解这些习惯并进行反向输出,可能会影响整个手机系统的使用体验。

通过麒麟970的ai处理能力,来实现对人机交互习惯的机器学习与理解,释放出了mate10在系统优化上的ai能力。在消费者体验来看,最大的改观首先是安卓自带的陈冗文件卡顿问题被规避掉,其次就是通过配合用户习惯来智能调节软件工作频次,降低了用电消耗,变相获得了持久的待机体验。

通过挖掘这些非隐私,却又十分重要的用户信息。对那些看似无关、稍纵即逝的数据倍加留心,mate10可谓首创了ai时代手机读懂用户的全新模式。

但这只是第一步,几个关键功能上的新姿势,并不是mate10可能打开的移动ai生态的全貌。

预演未来:渐塑mobile ai生态的下一步?

当电力产生的时候,人们并没有惊叹于它的价值,而是首先质疑它带来的危险。直到交流电带来了人造光明,人类才被彻底征服。那之后电依旧是危险的,但合理保护和安全常识让它走入了每一户人家。

今天的移动ai,很可能也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。想要让机器更懂人类,更好的为人类服务,我们终有一天会全面开放人机交互,让ai无处不在。但必须有足够大的价值去不断说服人类才行。

说服的方式无非来自于两条线索:无可置疑的安全,以及越来越丰富的应用想象力。

前者反应在iphonex、华为mate10这些ai手机上,最显著的一点就是移动ai芯片带来的本地化ai处理能力。只有有效的云端协作搭配云、端数据完全分离,个人隐私根本无从扩散,才能让用户相信人机数据共享的安全前提。

而更重要的是应用想象力不断扩张,通过ai处理单元的算力支持,加上mate10这样的适配机型在感知、学习、理解能力上的集成体现,构筑了一个非常理想的开发平台。ai的未来永远都在开发者的想象力中,ai读懂用户的各种巧妙方式也有待进一步完善。

麒麟970搭配发布的hiai人工智能开发架构,就是给开发者预留的舞台。加上mate10本身的功能示范,通过应用撬动用户习惯或许才是未来的主战场。

移动ai命题是个无法一步到位,必须逐渐雕塑的城堡。而麒麟970的硬件基础与hiai的平台准备,已经对更远的未来进行了一些预演。在开放式开发结构和本地化ai的安全保障下,手机读懂用户习惯接下来最可能在一些垂直领域达成拓展。

比如在健康领域,用户选择性共享健康信息、出行信息和医疗历史,系统将可以自我学习用户健康习惯,给出更智能的膳食、运动、营养习惯,以及看护治疗与康复进程。这一点对于开发者来说极富诱惑。

再比如商务应用领域,通过学习用户的行程安排、场景更迭以及工作习惯,移动ai将可以扮演非常关键的行业助手角色。这个能力可能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不是必要的,但对于商务人群来说却有着巨大吸引力。

另一个可能的手机读懂用户方式,来自手机ai与其他硬件的协同化。比如手环、手表、vr器材与手机的感知能力一体化后,手机作为处理中心达成协同数据的手机和反馈。通过终端计算能力建立硬件体系的ai闭环,可以带来的应用想象力的大幅飙升。

讨论了这么多,只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加立体化的认识手机ai到底如何读懂用户。这个过程可能发育方式跟我们想象中不同,但绝非没有意义。人机交互永远以人为本,机器懂人当然比人懂机器更加天经地义。

让手机懂你,不是不行,只是很难,但好在mate10这样的挑战者始终都在。

此为亿邦专栏作者文章,如要转载请签订内容转载协议,联系run@ebrun.com

瓷砖相关 手机手机厂商干手机智能手机陶瓷手机配件,本资讯的关键词: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手机我们一个

(【shouji】更新:2017/11/1 0:24:37)
在今年推出的iphonex中,苹果取消了指纹识别,只剩下三维脸部识别,这其实是苹果不得已而为之,因为iphonex的屏下指纹识别在最后关头被紧急取消。日前传出一条让苹果失望的消息——智能手机 >>
原标题:易主三年摩托罗拉仍在迷失2014年10月30日,联想宣布完成对摩托罗拉的收购,三年后,摩托罗拉手机在国内的地位已岌岌可危。尽管在10月摩托罗拉先后发布了青柚和motoz2018两款手 >>
最新资讯  优势批发  最新供求  
 
返回上一页    回顶部    回首页